2021年9月15日,秋高气爽,由杭州市基础教研室举办,杭州市行知中学承办的杭州市历史与社会学科课题研究暨单元主题教学研讨活动正式举行。杭州市历史与社会学科教研员朱秋蓉老师莅临指导,浙江省特级教师金霞老师及金霞名师工作室成员、拱墅区运河名师黄洁老师及工作室成员全程观摩并参与研讨。同时,因防疫要求不能来到现场的老师则参加线上观摩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三大环节,首先由7位优秀教师围绕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新编教材第一、二单元内容展开主题教学,各自精彩演绎了风格不同、侧重点各异的教学研讨课。其次是专家围绕一、二单元做主题为“主题教学实践之思考”的讲座。最后由朱老师对大单元主题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指导性意见。

在正式教学之前,先播放了郑璐涵老师精心制作的微课《马戛尔尼访华》,短短一节微课设计在第一课之前,起预习作用。让学生通过微课知识补充了解同时期世界格局的变化,为日后鸦片战争的学习做铺垫,得以更深刻地认识鸦片战争。架构时空体系,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能力。

第一节课是陶妍冰老师的《鸦片战争》。陶老师以“且听林公书”为题,用林则徐的四封书信串联起整节课堂脉络,深刻揭露了中英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以及结果。在描述战争经过时,学生可以在巨幅鸦片战争形势实物图上标记出重要事件,增强时空观念;在观看“虎门销烟”和“关天培英勇牺牲”的视频后,师生之间交流感受,情感共鸣,有面对外来侵略无力回天的悲痛屈辱,有直面民族英雄的感动自豪,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学习完《南京条约》内容及影响后,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是“一寸山河一寸血”,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第二节课是王胜瑜老师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王老师以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之马首的图片导入课堂,简洁明了,学生能迅速沉浸于那段沉重的岁月。之后设置任务探究和小组合作,学生学以致用,自主完成战争经过的概述。同时借助表格的形式比较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并在总结中对本课进行提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三节课是楼雁老师的《太平天国运动》。楼老师将太平天国运动这一历史事件分为“梦起”“兴衰””“余响”三大板块。在“梦起”板块中,她巧用洪秀全的人物生平,结合史料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而在“兴衰”板块中,学生自主探究,精准归纳出重要事件史实。同时课堂强调史料实证,楼老师对史料的选取和解读恰到好处,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最后“余响”板块,更是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中增强了学生的辩证思维。

第四节课是程峰老师的《洋务运动》。程老师的课逻辑严密,富有思辨性。他以李鸿章的生平导入,衔“先驱者的强国梦”为题,分“危机四伏·强国梦生”“自强求富·艰难逐梦”“折戟·沉沙”三个环节,在学生探究活动中,程老师注重依托史料,巧设疑问,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并主动探究,进而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学科素养。

第五节课是章诗佳老师的《中日甲午战争》。章老师独辟蹊径,借助iPad等电子设备带领学生一起云观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从实物资料中探究新知,领略甲午风云。第一展厅“逐·战前危机”和第二展厅“战·甲午悲歌”以史料为依托,史地结合,带领学生走进历史,理清战争脉络。第三展厅“陷·神州痛哭”引导学生层层剖析《马关条约》的危害,证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最后一厅“缅·警钟长鸣”以留言板的方式辅助学生写下感悟,实现情感上的升华。

第六节课是黄洁老师的《戊戌变法》。黄老师的课堂导入设计精妙,以洋葱为契机启发学生回顾中国近代史,在外物和史实的刺激下引发情感共鸣。从而开启“泪洒·民族危亡”“呐喊·公车上书”“运动·宣传变法”“激荡·百日维新”“扼腕·戊戌政变”五大篇章。其中,黄老师围绕“如何将变法施行?”这一问题设置了历史小剧场,维新派、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交锋在学生的演绎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还原历史现场。最后,学生维新变法的失败中感受近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所做出的的艰辛探索,认识到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家国情怀油然而生。

第七节课是邵诚老师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的签订》。邵老师以“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长廊”为大背景,以“序章:屈辱岁月”为主题,带领学生完成单元主题教学中的最后板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邵老师的教学形式新颖,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依次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板块设计简介、解说词并围绕1840-1901年这段屈辱岁月写一段总评。内容层层递进,指导学法,引导学生从中归纳认识历史事件的角度。有利于锻炼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下午,金霞老师围绕统编《中国历史》八上第一、二单元单元单元主题——列强侵华战争和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做了专题讲座《主题教学实践之思考》。

讲座伊始,金老师分享了《写给大家的中国历史》中的一段话:“当我们面对历史时,必须要有一分责任感。对从今天的角度看上去很陌生的现象,或以今天的标准看上去很不喜欢的人或事,我们没有权利去选择,因为它就是历史的一部分。相反地,越是让我们感到陌生,越让我们不喜欢的历史现象,我们越要虚心努力地去了解,因为那里面是当时环境、当时人思想的最独特之处。”

而这段话就很好地解释了,虽然中国近代历史对中华民族而言是屈辱的,是“很不喜欢的人和事”,但是我们必须去学的原因。同时,金老师也提出了教学的要求:了解“很陌生的现象”;认识“很不喜欢的人或事”;发现“当时环境、当时人思想最独特之处”。金老师概括提出了在教学中需注意的三点:时空情境、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并对此展开具体阐述。

活动最后一篇是杭州市历史与社会教研员朱秋蓉老师作了专题讲座《统编历史单元教学的实践思考》,对大单元主题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提出统领性意见和可行性建议。

朱老师提出,单元设计应围绕:单元情景—核心问题(任务)—活动组织—教学评价进行。对于“如何进行单元设计”这一疑问,朱老师提出建议:1.钻研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2.整合教学要求,编制单元目标;3.分析学习起点,设计驱动问题;4.选择学习内容,创设学习情境;5.设计驱动问题,编制评价量表,最终选择教学策略,形成方案。最后,朱老师还结合教学实践,强调了单元教学需关注的问题:单元主题的引领和呼应;单元主干知识体系构建;学科方法习得和思维培养;学科育人价值挖掘和彰显。

本次活动围绕主题,重视对新教材的分析和把握,重视教学方法、经验的交流与分享,为老师们今后更好地使用和驾驭新教材起到了引领作用。

撰稿:陈滢颖 郑璐涵

摄影:陈滢颖 郭婉丽

审核:黄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