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拱墅区中学《体育与健康》新秀杯、丹桂杯课堂教学决赛,于10月10日在杭州市启航中学举行。本次活动共有“新秀和丹桂”两个组别的5位老师参赛,赛课由西湖区体育教研员岑丽萍老师、拱墅区体育教研员赵一峰老师和拱墅区运河名师蒋海明老师作为专家评委。蒋海明工作室全体学员全程参与观摩此次赛课。

新秀杯决赛三节课分别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于信义老师的《足球脚内侧传接球+射门的练习方法》、杭州市观成实验学校徐若萱老师的《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活动方法:脚内侧传球》、杭州市大关实验中学陈东升老师的《远撑前滚翻》,三位老师充分的展现了年轻教师的活力和上课的感染力,让每位学生在课堂当中找到自己的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华师附校于信义老师执教《足球脚内侧传接球+射门的练习方法》

观成实验徐若萱老师执教《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活动方法:脚内侧传球》

大关实验中学陈东升老师执教《远撑前滚翻》

丹桂杯决赛两节课分别为:杭州市桃源中学张小燕老师的《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杭州市朝晖中学田屯雅老师的《立定跳远起跳摆臂的练习方法》,两位老教师在这两节中考传统项目课中展示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帮助学生在细节上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收获颇丰。

桃源中学张小燕老师执教《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

朝晖中学田屯雅老师执教《立定跳远起跳摆臂的练习方法》

活动伊始,蒋海明老师首先给每位学员准备了一本原浙江省体育教研员、特级教师董玉泉老师的著作《爱有痕 行无疆——一个体育人的五十年》,希望每位学员学习董玉泉老师老一辈体育人的精神,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做一名真正为祖国体育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体育人。

接着,蒋老师要求所有学员通过观察五节课中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组织小组化、教法学法问题化、教学评价精准化等“四化”转型在课堂上的落实,认真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找出每堂课的优缺点,并能提出自己的建议,撰写听课体会相互交流。

学员观课体会:

蔡国平(行知中学):关于课堂“四化”转型的思考

1.结构化:基本部分都是围绕“学练三个一”内容结构逻辑清晰递进,围绕一个基本技能展开教学,一个组合动作,一个问题的探究,一个合作学习模式,体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围绕会学的教学理念开展课堂教学,内容大概念设计比较明显。

2.小组化:开始就用分队服的方式分组教学,体现新理念下小组化学习的教学模式,发挥小组的能动性,更好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学习形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问题化:每个练习任务都有一个相对应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练赛,学习任务问题化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思考问题、通过小组解决问题的能力。

4.精准化。任务评价都有具体内容,例如第一节课在40次传球中,成功30次获三星,成功20次获2星,成功1次获1星,这样精准的评价反馈方式非常及时。

周夏岚(华师附校):关于准备活动与教学内容的适配度的思考

前两节课足球课老师准备了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性准备活动,中规中矩,且惊喜看到有老师把单一身体练习内容从准备活动中开始渗透。第三节课远撑前滚翻的准备活动采取了游戏的方式,老师组织能力很好,声音响亮,同学们热情高涨,但伴随着远撑前滚翻辅助练习的深入,学生声音渐渐轻了,扶脖子的学生多了,从“会”到“不会”的孩子多了.....

准备活动的作用多种多样,有克服生理惰性、激活和动员、调控课堂氛围、顺利进入主教材的学习等,针对这节课远撑前滚翻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安排一些专门性的准备活动:例如1.准备活动内容的选择上首要思考的是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即使是最常见的徒手操也能帮助学生达到这个效果。2.提高针对性,最好能够与基本部分的单一身体练习进行适当衔接,起到自然过渡,为学生之后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杨旭(启航中学):对第一堂足球课的一点思考

于老师的课结构清晰,教学目标明确,即使能够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在于老师富有激情的带领下,短短一节课的时候学生早已满头大汗。于老师用数量和质量驱动学生高效完成练习,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建议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要关注学生运动表现,对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提高训练难度,要对运动过程中,最常出现传接球路线不清晰、触球部位不准确、射门衔接不流畅等问题给予了及时的解决。 球类运动也应该运用更多情景教学,告诉学生,这样的技术动作,在比赛中什么时候会发生,怎么去运用,从而教师应该设置相对应的场景来模拟实战场景。

董婷婷(北苑实验中学):第一、二节课的几点建议

第一节课:①开始时1人1球,基本部分开始后一直是2人1球,多余的足球到处都是,不仅不美观还存在安全隐患,建议统一摆放可每个小组将多余的球放进球门。②练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有交流,但是缺少相互间的评价。③比赛环节,既然是比赛应该有比赛结果。④缺少教师评价环节。

第二节课:①课堂氛围营造不够,学生练习的积极不太高,练习1时,学生动作随意。②分组练习时,应明确小组分组和小组去向。③教师讲解过多,前4项练习教师直接公布练习内容,既然设计了任务单,就可以让小组自己看任务单,讨论学习,老师过多的讲解示范,那就失去设置任务单的意义。

秦鑫兴(华师附校):关于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的一点思考

新课标背景下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格),我的理解是首先要有运动参与(这里的参与浅层次是参与运动,就是学生运动起来;深层次是像专家一样去思考,例如于老师这节课,因为这个是借班而且没有了解学生就应该先让大家去尝试足球传接球,带一个问题:怎么样能把球传准又能稳?各种方法都可以,经过小组讨论,给出结论,最后教师总结引出现在最常用的技术方法:脚内侧。接下来第二个问题就是用脚内侧传接球那怎么样才能传准传稳)这样的运动参与是深层次、学生能够多方面发展,也能更好的习得技能,学生也会更愿意去学,而不是教师说什么练习,大家什么都不用想就去练。其次是发展运动能力(运动量先上来,再是专项技能),这里发展运动能力还应关注兴趣和激发学生思考。而于老师的课更多还是以教教材,教“专家结论”,没有让学生真正的参与。

王建云(启航中学):关于新课标理念与实践的思考

足球是一项团体项目,上课的老师都紧紧围绕这一重点开展了小组合作的形式,目的就是体现团结的力量。精心设计了各种各样的练习方式,使学生都乐于参与进来。于老师的足球课更像是一场足球比赛,从热身到磨合最后到比赛,符合新课程教学的要求,课中体现了层次化的教学,我想这背后肯定对教学设计做足了功课,对学生的基本功也做好了准备。于老师用更新颖的教学方式让我感受到一堂好的体育课必须要在教学方式上有所创新,要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来主导这节,这也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徐浩(桃源中学):关于第二节课的观课感受

在设计慢跑路线上,各种变化,使得学生需专心才不至于跑错,积极地调动起上课的状态。我学习到了,路线的变化不需要扯着嗓子喊,而是去发现什么时候是在恰当的时机,当下指个方向即可快速变换。教师高水平的示范,会极大的提高课堂魅力,能做优秀老师的学生是件很有吸引力的事。但也警示到我,假如体育课(技术课)枯燥,要是一节课下来还没有收获,那就坏了。所以,老师对体育技术的理解和解决技术要点的方法很重要。练习,可以用动作示范来替代描述讲解,这往往是肯定学生“是聪明的”的态度,相反老师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的面对的学生很“蠢”。球类的教学,配合是很好的练习形式,这比个人练习要来得重要得多,因为配合才是同场竞技类项目的主要特征。该老师在安排射门方面,做到了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上能进球,给了学生最初的自信。

张雪飞(行知中学):对两节课的思考与建议

第一节课:①教师讲解足球脚内侧传接球动作要领时,虽然讲解得很仔细,但是学生似乎没听明白,思考:教师在示范前提醒学生观察脚内侧传接球部位,学生观察后用贴纸贴在准确的部位,是否可以检验学会观察同时知道脚内侧传接球部位,避免学生用脚尖去捅球的错误动作发生?②通过观察,发现有个别学生动作完成的很好。思考:如果让组内做得好的学生到本组或其他组进行展示或示范,能否起到榜样作用同时让学生改进不足之处?更好地激发学生练习的动力和方向?③建议:单一身体练习时将场地上滞留多余的足球统一放置一边。

第二节课:①整堂课教师的声音太轻。建议用其他设备提高声音。②学生进行准备活动热身时,有两组学生没有跑对路线,建议:学生练习前教师可以示范一下跑动路线。③组合练习时,小组人数太多,等待学生时间太长,练习密度降低,建议多分出一组。④思考:整堂课同伴之间的互动积极性不够,教师是否可以提醒同伴用眼神、手势呼应同伴,提高同伴间的合作。

展望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类似活动,将体育教育的最新理念和方法传播给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同时,我们也期待在活动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参与到研讨和交流中来。此外,我们还建议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和引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展示机会。总之,本次体育名师工作室观摩优质课活动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为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分享和推广优秀的教学经验、推动体育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工作室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为提高工作室学员的专业素养贡献更大的力量。

图文:工作室全体学员

编辑:高旻燕

审核:蒋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