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书香,悦读成长
——吴小琴名师工作室读书分享活动
把书籍搬进大自然,阳光洒在书本上,能闻见青草混合着书香的味道,爱上阅读,或许只需要一点自然的加持……
朱永新先生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人精神的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带着思想阅读,依靠文化立园,让生命领略精彩,让课堂创生智慧。为创设教师浓郁的读书氛围,提升专业素养,引领教师向更新、更深、更专业的领域发展。吴小琴名师工作室开展读书活动共享阅读之乐。
虞婷婷老师:
“生命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苦难似乎是绝大部分人的必修课,为生计发愁,为碎银几两而奔波,与病魔抗争……一切的一切都在和我们诉说着生命的不易,但总有勇敢者在苦难中高呼:“我绝不放弃!”他们以悲风为乐,翩翩起舞,他们在苦难中奏响生命颂歌。
初识史铁生,是在《秋天的怀念》,我深深地被母亲对他的爱而感动。当翻开 《我与地坛》,我以为会是他对命运不公的控诉,但细细品之,却是对生命的思考和面对苦难的乐观心态。命运从末偏袒过他,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却双腿残疾,在北海公园的菊花盛开后却无缘与母亲一同欣赏……这些都成为了史铁生心中的一道道疤痕,但他没有放弃,在地坛,他孤独而又灿烂地走出那段最艰难的日子,是结束,一切又是新的开始。
史铁生在书中,面对苦难这么说道:“苦难既然把我推倒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悬崖边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零霭,唱支歌给你听。 “对于困苦,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抱怨,而忘了当下重任,理应是放平心态,解决问题。困难于我们,似是逆水行舟,若不尽力划浆,终会被水流冲走。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我想都大同小异,唯有沉下心来,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读史铁生《我与地坛》有感
程思鸣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的名字对我来说如雷贯耳,但一直没有时间拜读,周末这天我终于静下心来翻开了这本教育著作,果不其然每一条建议都给予了我在教学路上新的启迪。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作者对于后进生的看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于有些人来说,“五分”是成就,对于有些人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把学习比作体力劳动的话,有些孩子一个人能提20桶水,而有些孩子提5桶就已经筋疲力尽了。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同,我们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对待他们。他的思想令我茅塞顿开,这段时间我刚好为班级里几个基础比较差的孩子头疼烦恼,不管怎么教,是严厉批评还是鼓励表扬,他们永远都是那副懵懵懂懂的样子。现在我终于明白,我们要允许低分孩子存在,他们或许在分数上比别的孩子低一些,但是在其他方面却能超过别的孩子,分数并不是衡量孩子能力的唯一标准,我们的眼界也不能太过狭窄。对于后进生,要主动放低要求,切忌拔苗助长,机械灌输。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辛伟群老师:
这本书,看的有点久。
开头就喜欢上了这个“不一般”的外婆。不可否认,有的时候,独特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
可能是外国作者的表达差异,我中间一度觉得,我无法走进这个故事。所以这一段时间,我慢慢悠悠地看着。每天看一部分,可是看着看着,态度就悄然转变了。我显然忽视了封面上的突破100万册,以及当初看同作者的《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给我带来的后劲。我显然也忘了,无论这个故事发生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生根于哪一种文化,有一样东西,是钻进人心的不二法门——那就是真挚的情感。在故事的后半程,我又出现了那种鼻酸上头的感觉。一旦对一本书有了触动,一旦把之前的铺垫连贯起来,便也不再觉得书籍的厚度是种折磨了。
外婆用自己独特的爱教会了爱莎做自己,也通过一系列的道歉信让爱莎学着走进自己身边的邻居和家人,向他们表达和交换了爱。你看,有时候一个人所能带给我们的,不仅取决于他们是否在我们身边。而在于,他们想给我们什么,希望我们能拥有什么。
——《外婆的道歉信》读书笔记
徐文秀老师:
这是一部小说,讲的是两个瞎子的故事。老瞎子的师傅留给他一张药方,说弹断一千根琴弦就可以去抓药治好他的眼睛。老瞎子真的弹断了一千根琴弦,可是去抓药时才知道,那张药方只是一张无字的白纸。他的师傅只是想给他一个好好生活下去的念想,所以才编造了这个谎言。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是啊,有目标的时候,以往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的翻山、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快乐。人活一世,心弦扯紧了才能活的好。有目标,才会有奔头。
——读史铁生《命若琴弦》有感
屠佳宁老师:
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颇深:若要寻求这个世界上的改变,就让自己成为改变。这让我想到了班里的一位小朋友豆豆——因为身体原因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直接导致他的个人表现会比同龄人稍落后一些。步入学校生活后,豆豆也逐渐察觉到自身的学习、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不如预期而产生了敏感、多疑、自卑的心理。我也曾尝试好言好语的哄、抓闪光点的夸、故作生气的训等方式,可收效甚微后,开始着急、焦虑甚至动怒的我便将“疏离生命的语言”脱口而出——只想在批评、指责他的过程中成为管教的一方。正如马歇尔·卢森堡所说:“我们一心都在分析和追究自己和他人有什么问题,却不曾思索自己和他人有什么需要没有满足。”沉下心反思后,我决定展开一系列的主动出击,如有针对性的表扬、时不时的问候、出其不意的小奖励、耐心的辅导、力所能及的表现机会等等,时间一长豆豆果然渐渐放下了对我的防备。这时我才知道,原来,用正面的语言好好说话,真的是一件温情且有爱的事!只有这样,师生之间的沟通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合理、高效。不再是学生和老师谈话时语言上的你来我往,而是心与心的亲切碰撞和坦诚相待。
——读《非暴力沟通有感》
何婷婷老师:
最近,我翻阅了一部叫做《使者》的红色主题小说。主人公“春来”,是一名十四岁的共青团员,在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前夕不幸负伤,正在南通老家养伤。1927年3月,南通的党团组织设法搞到一批武器,准备运往上海,支援即将打响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春来不顾伤未痊愈,主动要求参加运送。运送途中,面对敌人,他顽皮机灵,巧用妙计,袭击捉弄;面对革命,他临危受命,胆大心细,绝处逢生……一个机智果敢的少年革命者形象跃然纸上。
“奋斗的青春少年是光明的使者”,眼前的这片闲适惬意的背后正是这样一代代无畏果敢少年的奋斗!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也应传承革命精神在着前进的道路上奋力奔跑,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读《使者》有感
读书分享,让我们在这书香弥漫的冬日里,与书籍携手同行,开启教育生涯的心灵之旅,让我们在教育的路上一路书香,让我们的生命因为书籍而更加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