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不只是儿童才有的情绪,也不只是学习上对新奇现象的短暂注意、探究奥秘的出发点,更是科学家进行执着研究、奉献的一种必备品格。在几版的科学课程标准中,都明确指出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强调了好奇心在学习成长中的重要作用。2023年10月20日,沈旭东特级工作室在区研究院开展了专题研修活动。
首先,工作室导师沈旭东作了了关于好奇心专题讲座。他指出,2023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保持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于教学的实施以及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接下来沈院向大家细致的介绍了什么是好奇心,好奇心教学的意义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好奇心,实施基于好奇心的教学。沈特的讲座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让大家收益良多。
教研第二项是读书分享活动。育才登云小学的唐瑭老师分享《TED演讲:拖延症患者的脑子里都装了些什么?》,帮助学员们分析拖延时“及时满足”的小猴子和顾全大局时的“理性决策者”,希望大家可以做时间的主人,制定“截止时间”,合适规划。文澜实验小学的陈来芳老师分享了《初中科学微项目学习》,指出微项目学习时根据项目学习的基本原理,以科学学科的核心概念理解和问题解决为指向, 以微主题为学习载体,以微探究为学习方式,以微产品为学习成果,展开为探究。同时展示了文澜实验科学教研团队实施的微项目《一核三态三式:小学科学项目化学程样态的实践研究》学习实践的案例,为工作室学员提供学习与实践的参考。
申花小学的唐玲燕老师分享了《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和大家一起分析了作业改革该如何破,回溯初衷到底是什么?在小学科学大单元学习中,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大任务下不同类型的各个相互勾连的子任务间巧妙联动的关系,并开发出丰富的课堂学习活动和作业任务。
大关中学林志靖老师分享了刘慈欣的《乡村教师》,书中罹患绝症的老师在临终之际仍在要求懵懂的孩子们背下他们不能理解的牛顿力学三定律,在这现实主义色彩高度饱和的一幕之后,故事忽然跃向了星际战争:神一般的外星人在清扫战场时鉴定着沿途行星的文明等级,被随机抽作地球样本的孩子们面对一系列测试题时无动于衷,直到正确答出了牛顿定律,才证明了地球值得保存。以这种近乎讽刺的方式,人类躲过了一劫,却无人知晓所有的功劳属于一个在这个星球上最贫瘠的角落里默默死去的中国教师。
大关中学的戚鑫宇老师分享了《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的单元作业构作业》和《学科单元作业设计案例研究》两本书。戚老师指出“双减”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要“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这个目标的达成,与正确认识作业的性质,科学设计作业的内容、时间和形式有着必然的联系。围绕作业设计与实施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树立科学的作业观、提高作业设计与实施质量、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基于信息化设计作业系统、实现“教学—作业—评价”的系统设计显得非常重要。
最后,沈特充分肯定了大家精彩纷呈的读书分享,也倡导学员读书不断,笔耕不辍,在阅读中开拓视野,提升自己,丰盈内心,厚积薄发。
撰稿、摄影:刘倩
审核:张明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