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工作室成员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实施,提升工作室成员的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12月22日,徐世赟省特级教师工作室课堂教学课例研讨活动在卖鱼桥小学开展,工作室全体成员和卖鱼桥小学部分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特级教师徐世赟老师为大家执教了《父亲、树林和鸟》一课。徐老师首先用巧妙的方式引出课题,也将那位“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的父亲带到了学生的面前,再组织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真真实实地练,踏踏实实地读。随后,徐老师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带入了真实的文本情境。学生在整体感知中自然生疑,徐老师顺势而为,借三次质疑组织学生展开三次有进阶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主动勾连、聚焦到文本中多处表达生动的重点语句。聚焦这些语句,徐老师采用不同的策略,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对文学语言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品味、咀嚼,并在一次次有层次地朗读中还原文本情境,感受到父亲不仅仅在仔细观察,更是因为热爱树林和鸟而沉浸其中,神往其间。课堂前后两次的摘抄活动,将语言文字的感知、品味与积累相融合,呈现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了有意义、可迁移的摘抄经验。

整堂课朴实精巧,静水流深,如同徐徐展开了一幅“父亲、树林和鸟”的画卷,学生在徐特的引领中徜徉在文本情境之中,展开了自在且美好的对话,体验了思维的畅快,获得了语言文字带给阅读者的审美愉悦。在场的每一位学员也不禁沉浸其中,真正领悟到“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价值追求。

课后,徐特要求成员们对课例进行微格化地切片剖析。学员们结合课例片断,就“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价值目标在教学中的落实、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以及为什么本课中主要内容的把握用梳理的方式而不去概括、语言文字品味欣赏时教学策略有什么异同、如何体现朗读在教学中的价值等诸多问题展开研讨。徐特适时地从课标理解、文本解读、教学策略等多角度,引领成员们情境复现,深入剖析,为成员们答疑解惑,拨云见日。整场研讨,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将教学目标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活动组织与教学策略运用进行融合剖析,工作室成员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与实施有了更加清晰深入的认识,获益良多。

章康:徐特高效利用语文课堂的时间,对课文进行了多次有层次的朗读指导。同时,根据文本的文体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体会修饰词连用的表达效果,深入理解父亲的形象,感受文学语言的独特魅力,获得真切的审美体验。

黄知意:徐特通过朗读、还原等方式,让孩子在联想与想象中回到文本情境,理解内容的同时又将生动语句的品味欣赏自然融入其中,充分注重学生的审美品味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张爽:通过徐特的课堂,我真正感受到了朗读带来的美,孩子们一次次用心地沉浸式朗读,让课文如一幅画般展现在眼前。课堂上,通过朗读加强孩子们的感官体验,孩子们在文字中感受语言的意境美。

陈奕洁:徐特对朗读和提问的处理,朴素而不简单,最令我记忆犹新。理解和品味词语时,把词语放回完整的句段,借助朗读去理解、品味、还原文本情境。这让我切身感受到朗读是一种策略和手段,并不是课堂的装饰。

何谦:徐特课堂中所有问题的生成都来自于学生。教师循循善诱,通过梳理课文的内容,引发学生疑问,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学生,解决也是学生自发地到文本中寻找依据,又自然沉浸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之中,解决了疑问,更提升了能力。

供稿:游佳瑛

摄影:工作室学员

审核:沈利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