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劳佳瑜运河名师工作室继续以“诗歌教学”为主题展开专题研习活动,工作室成员深度学习了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朱兴祥老师带来的诗歌鉴赏课。这一堂课如同熠熠星光,照亮了学生们诗歌学习的道路,也为工作室成员展现了一场精彩的教学盛宴。

朱老师以佛教知识为引,开启了本次诗歌鉴赏之旅。从佛教的起源,到达摩祖师的传奇故事,再到六祖神秀与六祖慧能因袈裟传承引发的正统之争,无不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和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两首诗呈现在学生面前,朱老师抛出问题:“若身为五祖宗师,应将袈裟传授与谁?”进而带领学生引导探究为何要传与慧能。这一独特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为诗歌鉴赏营造了充满哲学思辨意味的氛围,展示了跨学科知识融合在教学中的巧妙应用,为工作室成员在课程导入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诗歌诵读环节,朱老师以陶渊明的《饮酒》为范例,展现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从齐读到个别读,每一次朗读都是一次对诗歌韵律的触摸。当第一位学生慢读时,朱老师带领学生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悠闲之感;第二位学生的停顿引发了对押韵的强调,明确了读诗需慢、有节奏、押韵的要点。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诵读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读诗之法,感受诗歌韵律之美。工作室成员从中看到了诵读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领会到应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深入诗歌世界。

诗歌解读环节,朱老师引导学生深入《饮酒》的诗意世界。对于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一句,学生们积极分享自己的理解,有的从远离权势、官场和名利角度思考,有的也解读出了诗人想要摆脱喧嚣的态度。朱老师通过追问,字深入,强调从诗句字面解读的重要性,避免直接得出结论。

同时,朱老师对诗中意象的解读细致入微。以菊花为例,他便追溯到屈原《离骚》中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阐述其高洁情操和坚守之意。又比如,朱老师结合王国维“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的观点,解释诗人因专注采菊而对南山产生的惊喜之感。在“山气日夕佳”一句中,朱老师又引导学生体会到了画面中的温馨感。这一系列解读,让学生在理解诗歌内涵的道路上步步深入,也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诗歌意象解读和文本分析的优秀范例。

课堂小结时,朱老师提纲挈领地指出各个重点意象的意涵,比如“采菊”体现诗人高洁操守,“飞鸟”意象传达对官场的倦怠,这一点在陶渊明的其他诗句中都能得到印证,比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等。在拓展延伸部分,围绕陶渊明反复强调归隐却心意是否坚决的问题,朱老师带领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最终从“欲辨已忘言”的“忘”字中得出陶渊明已逐渐真正放下的结论。这种对诗人思想深度的挖掘,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得到升华,也为工作室成员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思想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

朱兴祥老师的这堂诗歌鉴赏课,在导入、诵读、解读到拓展等各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教学智慧,为劳佳瑜运河名师工作室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92b07d6a020927018ab17b79693ffd2

a9379a089638db2f4ac0217648feba8

1f062a0e2c3adfe3511a2fe56bdec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