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应余杭区小学数学教研员翁逸蓉老师的邀请,拱墅区赵晓玲、裴勇军、高巍三位运河名师携各工作室学员一行来到天元公学,共同参与了一场以“跨学科主题学习助力核心素养落地”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围绕“量感发展”这一核心议题,通过三节生动的课堂展示,深入探讨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一、课堂教学展风采
《面积单位的诞生》——天元公学的周卓婷老师
周老师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自由分享了解到的面积单位起源与发展史,通过观察、操作、对比、推理探究组内自制的面积单位,增强空间观念,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曹冲称象》——杭州市余杭区维翰学校的丁雪晴老师
丁老师结合维翰学校深学堂模式,精心设计,让学生们在故事中学习数学知识,体会古代智慧的魅力,感受衡器的发展,理解不同时期解决问题方式的差异性,培养多元解决问题策略。
《年月日的秘密——编年历》——余杭区瓶窑第二小学的雷金晨
雷老师则带领学生从真实问题“编写2025年年历”出发,在编写过程中发现年月日的知识,经历观察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数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密切练习。
二、学员分享促提升
课后,三位授课老师分别对各自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解读。随后,通过抽签的方式,各工作室学员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所听所感,认为这三节课不仅设计新颖且大胆,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核心素养落地无痕。
三、导师评议指方向
拱墅区运河名师、杭州大关小学教育集团的赵晓玲老师对三位老师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她特别指出,这些课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们对跨学科教学模式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同时,她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如在跨学科教学中如何有效平衡各学科的教学时间。
拱墅区运河名师、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的高巍老师同样肯定了三位老师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板书设计不仅美观大方,而且逻辑清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她强调,跨学科学习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还应特别关注教学时间节点的合理安排,确保教学逻辑的合理性,保证每个环节都能达到预期效果。
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员翁逸蓉老师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键在于素养导向、真实情境、问题驱动、学生主体、合作探究、迁移创新、成果可视。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促进更多教师参与到跨学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中,共同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此次余杭区天元公学之行,为拱墅区三个运河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拓宽了视野,提升了能力。相信在未来,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将携手共进,探索更加广阔的数学领域,为学生的素养落地奠基、助力!
撰稿:任青青
摄影:工作室学员
审核:高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