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源起——

牵手昭觉同龄人

一个坚守三年的温暖故事

“行知中学初三(3)班的全体师生:你们好!你们的钱和冬衣我们收到了。今年的冬天终于不用再挨冻,我们又可以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在此,由衷地感谢你们……”

这是一封来自国家级贫困县四川昭觉中学学生的来信。信中,昭觉中学的学生用自己的肺腑之言,表达了对长期资助他们的行知中学初三(3)班师生的感激之情。

前两天,当这封信在全校“汇聚爱的力量,让温暖传递”大型爱心传递公益活动中,被学校新闻社同学深情演绎时,在场所有行知人都为之动容。

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同龄人的爱心互助真诚无私。

这是一个坚持的故事,三年来的持之以恒难能可贵。

这是一个成长的故事,孩子们由此从稚嫩走向成熟。

2012321日杭州日报A13

 

 

●温暖故事追访——

三年爱心,行知孩子在悄悄变化

他们团结了,积极了,懂事了

三年前,200911月,他们还是初一(3)班。

班主任吴伯渠老师偶然在《杭州日报》上看到报道《“衣+=爱”第一站:四川昭觉》,就把这篇讲述昭觉的孩子缺少过冬衣服的报道读给全班听。艰苦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们既感意外又觉得怜惜,当即决定: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

通过浙大支教团的牵线,初一(3)班和昭觉中学的初一(1)班结成了对子。为了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得最真切的感受, 老师没有全程包办,而是分工给孩子们:冬衣、学习用品等物件,由学生自发收集、结伴邮寄;省下来的零用钱、奖学金、运动会超市和跳蚤市场的盈利、卖废纸和饮料瓶的收入,则定期汇总统一汇款。

一年过去了,当第二年杭城秋风刚起,孩子们就跑来“提醒” 老师:我们是不是该早点收集冬衣,给四川的同学汇过去。

第三年,依然如此。平时以汇捐款、学习用品为主,冬天来临前则是保暖衣服和鞋子,孩子们早已成了一种习惯。

三年来,吴老师和全班同学共捐赠衣服、学习用品等860件,邮费2424.5元,现金5036.5元,合计共7461元。或许这些捐献并不是什么大手笔,但对孩子们来说却是难能可贵。毕竟全班39位同学中25人是新杭州人,家庭并不富裕。

班长汪慧,家庭条件一般,但作为杭州市环保小卫士的她,为了能让昭觉的同龄人穿上暖暖的衣服,不仅捐出了自己为数不多的冬衣,还带领班级全体团员利用课余时间“义卖”筹集善款;陈天麒率先在班级发起了省下零用钱的倡议,自己的衣服捐完了,还动员亲戚来参加;胡俏宏,家庭也不富裕,但一拿到学校特等奖学金立刻全部捐出;住在瓜山的陈炳隆,因为家附近没有邮局,一路扛着衣服赶到学校附近来邮寄……

让吴老师欣慰的是,一次爱心捐助活动,因为三年的坚守和执着,其中“爆发”出来的教育力量“反哺”着孩子们,引领着他们的学业,影响着他们的性格,改变着他们的人生观。

在和昭觉同龄人的书信交流中,学生们逐渐意识到,和他们相比,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是多么优越。孩子们学会珍惜了,也懂得去关心帮助更多的人。“孩子们不仅学习劲头足了,而且很多同学的性格和人生观都发生了转变。方勋辉,更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的集体活动,而且发奋学习,成绩有了质的飞跃;倪晨音,不仅卫生委员工作做到了尽善尽美,而且学习更努力了;王俊杰,变得更为阳光了;潘振东,也更大气了……”吴老师如数家珍。

同学们之间更是互帮互助,整个班级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刚进校时,初一(3)班并不突出,但两年多来,全班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共获得41项集体荣誉,被评为杭州市优秀班集体,于此同时,学习成绩也有了整体提升,这一切,都令全校师生刮目相看!

         

这里的校园,还有更多精彩——

涌动激情的校园:《燃烧的青春》,舞动着“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

2011 1021 ,拱墅区第二十一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首次举行团体操表演,只见864面小红旗上下翻飞,相继组合出“精彩旗语”、“千手观音”、“龙腾虎跃”、“时代车轮”等不同造型,最后汇成一面巨大的红旗覆盖在运动场中央,随着音乐起伏变换,燃动了全场观众的激情。

这是行知中学表演的大型团体操《燃动的青春》。当巨大的红旗被478位同学高高擎起,在音乐中缓缓退场时,老师们热泪盈眶:“这真的是我们的学生吗?他们太棒了!”孩子们也流出了激动的眼泪:“我们成功了!”

校长陈葭璐认为,“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要落实在每个学生上。所以在初中三年中,学校应尽最大的努力为每个孩子创造体验成功的舞台。

为此,学校主动请缨,承担区运会团体操的表演任务。师生们充分利用每天大课间活动、体育课、活动课时间,全情投入,认真排练。渴了,喝一口水再来;乏了,躺下歇一会还练……最开心的是终于合上了音乐节拍,最郁闷的是因有同学做错了还得“再来一遍”,最期盼的是每天排练结 束后 老师送来的那热气腾腾的肉包子、鲜滑可口的水晶梨。

据老师介绍,除了个别同学因身体原因未能上场,初一、初二所有同学都参加了排练和表演,因为学校坚信,在青春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是主力。

“你们将被传诵。”当兄弟学校的老师发出这样的赞叹时,行知的老师们相信,20天的艰苦、12分钟的演绎,将成为孩子们在中学阶段乃至人生一次难忘的回忆。


团体操表演《燃烧的青春》

 

★课堂可以这样欢乐:孩子,举起白板阐述自己观点;老师,各出妙招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更快更大范围地呈现学生的问题从而发现教学线索?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恰当的载体,这个载体能够清楚地呈现每个学生的及时问题,并便于教师发现、归类和比较。”行知中学数学教研组长 吴朝晖 老师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提出:运用“白板教学法”暴露学生的问题,寻求教学线索,根据学生的困惑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关注“个性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直面课堂生成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其实行知的老师们各有妙招: 李琼慧 老师鼓励孩子们勇敢地举起手中的白板,大胆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 傅伟娣 老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们在同伴互动中碰撞出精彩观点; 赵铁英 老师通过“助学案”引导孩子们构建自己的知识模块; 徐伟庭 老师运用移动大黑板让经典例题、疑难问题、易错环节定格再悟; 李霖 老师的“并列式”结构作文让苦闷的作文变得诗意而流畅; 金梅 老师的“口诀教学法”让孩子们在朗朗口诀中游览着祖国山河; 俞晴雯 老师的“绿色作业”、 宣如萍 老师的“群言堂”、 周常付 老师的“归纳法”让英语课有了更多的活动、思考和表现的空间;体育组老师集体设计的颠球游戏更是让孩子们乐此不疲……

课堂不再是老师的讲堂,它成了学生的学堂,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课堂上大胆质疑,积极思考,同时也提高了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孩子们的眼睛亮了,因为课堂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孩子们的声音响了,因为课堂让他们发现自我,更加自信!

陶行知 先生一直强调:“学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行知中学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紧紧抓住“有效学习、自主发展”这个主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教师百花齐放,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结合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特点,设计和运用各种个性化教育教学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白板进课堂是行知中学教学一大特色

 

★阳光体育结硕果:七名足球小子,折射多元发展,孩子喜获丰收

周平星,此时的他,正坐在学军中学高一年级的教室。

而一年前,他还在代表行知中学参加杭州市中学生足球赛。

再把时间倒退两年,刚上初中的他成绩并不出众,进“重高”,那是一种奢望。

    而就在那时,学校开展班级足球联赛,学校足球教练许天民一眼就看中了当时还是初一新生的他:“这孩子身体强壮,动作灵活,是个好苗子。”许老师把他带进了校队。

    经过两年多的磨合,行知中学足球队的实力不断增强。经过大家的拼搏努力,最终在杭州市中学生足球赛中获得亚军,全队七名足球小子都获得了重点中学特长生的保送资格。

保送资格有了,但最后能否保送成功,队员们还要过保送学校文化课考试这个关。当梦想不再遥不可及,队员们互相鼓励,刻苦学习,年级组组建了由各学科老师组成的辅导团队,对他们进行专题辅导,强化训练。“队员们学习的欲望非常强烈,很珍惜这样的机会,老师也被他们的努力感动了。”当时的场景,许老师还历历在目。

最终,七名队员全部进入省重点高中,其中两名进入杭二中,一名进入学军中学。

正是实施“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策略,一拨又一拨的孩子成长起来。而足球队的成功,让行知中学的老师们更加坚信:“孩子的发展是多元化的,成绩的高低,并不是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教师的责任就是用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特长,为他找到一条最适合的成才之路。”

目前,行知中学有22个社团,同时开设了财富教育、书法教育两门校本课程。学校引进了专业的健美操、美术、摄影、书法老师,给孩子提供最专业的指导,同时,学校还不定期地邀请各界专家前来学校与孩子们面对面的交流授课。初一的学生进校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心仪的社团。通过丰富的社团活动,不少学生的艺术、体育潜质开始慢慢展现,最后走上特长发展的道路。


行知中学是拱墅区足球特色学校  


●记者观察——

这是一所用心育人的学校

让孩子有爱心,有担当,积极向上

早就听闻,行知中学有位“明星小公民”——刘龙旭。因父母在外地工作,刘龙旭一个人居住,衣食住行都是自己独立解决,令人佩服!更可贵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刘龙旭乐观地生活和学习,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热心服务同学,积极协助老师管理班级。

自强不息的刘龙旭在拱墅区中小学生首届运河公民节活动中,荣获区十大“明星小公民”称号,并被推荐为省青少年学生道德榜样候选人。  

拥有这样优秀的孩子,对行知中学来说,自豪之外,更是欣慰。作为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命名的学校,行知中学一直在践行着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继承和发扬“小先生制”,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学校创造性地建立起“小先生自治会”,请一位位“小先生”参与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刘龙旭,正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代表。

一件件事情在告诉我们,这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这是一所用心育人的学校。“务使个个成人,力求人人成才”,醒目地镌刻在行知中学校门口。“行知的学生,我们希望他是有爱心,有担当,积极向上的。”陈葭璐校长一下子就说出了许多关键词。多年的辛勤耕耘,学校也获得了很多荣誉,“中国陶研会实验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杭州市小班化教育实验基地学校”……从国家级到省市区,闪闪的荣誉牌挂满了整整一面墙。

走在校园中,你可以体会到行知人身上散发出来的一股正气,几乎所有学生都在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学校和长乐干休所结对已经10个年头;与四川昭觉中学班级一结对就是三年,爱心还在继续传递;学校树新风宣传队定期外出宣传;学校还有一支200多名注册志愿者队伍……老师们共识:初中三年,首要就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在孩子们的内心播种下一颗美和善的种子,让这棵种子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源动力。

因为初三(3)班的突出表现,经学校认真评议,拱墅区陶研会审核同意,行知中学第一块“行知班”班牌挂在了该班的教室门口。再过几个月,他们即将毕业,这根爱心接力棒将由学弟学妹们接下去,继续爱的征程。

我们相信,这种精神、这种坚守,会在行知人身上代代相承!

初一七班将接过爱心接力棒,继续支援昭觉

 

行知中学朱频供稿

2012.3.21